霜降 · 簡介
霜降,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八個節氣。每年公曆10月23—24日交節。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,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。霜降節氣特點是早晚天氣較冷、中午則比較熱,晝夜溫差大,秋燥明顯。俗話講“霜降殺百草”,霜降過後,植物漸漸失去生機,大地一片蕭索。霜降不是表示“降霜”,而是表示氣溫驟降、晝夜溫差大。霜降節氣後,深秋景象明顯,冷空氣南下越來越頻繁。
霜降 · 習俗
吃柿子
在中國的一些地方,霜降時節要吃紅柿子。在當地人看來,這樣不僅可以禦寒保暖,還能補筋骨,是非常不錯的霜降食品。有些地方對於這個習俗的解釋是:霜降這天要吃杮子,不然整個冬天嘴唇都會裂開。
賞秋菊
古有“霜打菊花開”之說,在古人眼裏,菊花有著不同尋常的文化意義,被認為是“延壽客”、不老草。因此登高山,賞菊花,也就成為了霜降這一節令的雅事。我國許多地方在這時要舉行菊花會,賞菊飲酒,以示對菊花的崇敬和愛戴。尤其是南方地區氣候溫和,霜降期間,田疇青蔥,橙黃桔綠,秋菊競放。
送芋鬼
霜降前有“送芋鬼”的習俗。霜降時節,人們會用瓦片堆砌成河內塔,在塔裏麵放入幹柴點燃,火燒得越旺越好,直至瓦片燒得通紅,再將河內塔推倒,用燒紅的瓦片熱垠芋頭,最後把瓦片丟到村外,這就是“送芋鬼”。人們以這樣的方式,辟凶迎祥。
霜降 · 三候
一侯豺乃祭獸
意思是豺狼開始大量捕獲獵物
捕多了吃不完的就放在那裏
用人類的視角來看,就像是在祭獸
以獸而祭天報本也
方鋪而祭秋金之義
二侯草木黃落
秋盡百草枯,霜落蝶飛舞
西風漫卷,催落了葉,吹枯了草
而人的情感,也進入深沉的低穀
離愁別恨,淒風苦雨
盡皆展示深秋的悲苦,觸及人心
三侯蟄蟲鹹俯
蜇蟲也全在洞中不動不食
垂下頭來進入冬眠狀態中
此時的大自然,是一種寂靜的美
蜂蝶不見蹤跡,蜇蟲無聲
都為經曆漫長的冬天而作準備
霜降的氣候特點
霜降節氣一般是在每年公曆的10月23日前後。這時節冷空氣南下,天氣越來越凍,我國南方地區晝夜溫差變化較大;而北方部分地區溫度已降到0攝氏度以下,如東北地區的北部、內蒙古東部和西北地區大部平均氣溫已在0℃以下,緯度偏南的南方地區,平均氣溫多在16℃左右。
秋天的主要氣候特點是幹燥,氣溫漸漸轉冷。而在霜降後,晝夜溫差更大,早晚天氣很冷,中午則比較熱。秋燥明顯。霜降過後,植物漸漸失去生機,大地一片蕭索。
“霜降霜降,露結為霜”,但用科學的眼光來看,“露結為霜”的說法是不準確的。露滴凍結而成的凍露,是堅硬的小冰珠。而霜凍是指由於溫度劇降而引起的作物凍害現象,其致害溫度因作物、品種和生育期的不同而異;而形成霜,則必須地麵或地物的溫度降到0 ℃以下,並且貼地層中空氣中的水汽含量要達到一定程度。
因此,發生霜凍時不一定出現霜,出現霜時也不一定就有霜凍發生;但是,因為見霜時的溫度已經比較低,要是繼續冷卻,便很容易導致霜凍的發生。
上一篇:重陽節|但願人長久
下一篇:世界糧食日|愛惜糧食,從我做起!